首頁 芙蓉樓 首頁

流傳兩地的“董永傳說”

2022-02-08 16:27 來源:京江晚報

789872ef-254b-417a-9e6b-520636612549

文/羅戎平

“董永傳說”在我國民間膾炙人口,流傳廣泛,最早可見西漢劉向編寫的《孝子傳》,東漢時又出現在山東武梁祠的畫像石中。此后,三國時建安文學代表性人物之一曹植創作的《靈芝篇》和東晉時志怪小說鼻祖干寶撰寫的《搜神記》,以及元代學者郭居敬編錄的《全相二十四孝詩選》和明代文學家洪楩編印的《清平山堂話本》等典籍中都有記載,它們均弘揚了我國古代儒家的“孝道”倫理思想,而其中的《搜神記》因為情節完整,“孝道”主題突出,而一躍成為兩千多年來“董永傳說”嬗變和文學移植的母本,對后世影響深遠。

民間傳說,即人民大眾創作的口頭敘事文學,它由歷史人物和地方風物等有關故事組成,是以口頭方式講述生活中各種各樣事件的散文敘事性作品,傳說中的人物和情節一般都有著一定程度的超現實因素,其故事大多呈現出傳奇性和鮮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具有教育和娛樂功能,這在“董永傳說”中尤為明顯。

該傳說講述了董永與七仙女的男女情緣,自漢代以來歷經各個歷史朝代的發展演變,不斷在民眾的口耳相傳中與百姓生活相融合而風靡神州大地,由于民眾的情感滲透和口碑附會,各地區在傳播這個兼具了本地特色的故事的同時,又留下了有著鮮明特征的地方風俗以及與董永身世相關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風物遺跡。

江蘇鎮江的丹陽延陵鎮和丹徒槐蔭村就是我國“董永傳說”的發源地之一,而在兩地流傳著怎樣的故事內容,它們又是以什么故事形式講述的呢——

先說丹陽延陵鎮:從前有個孝子董永,家境貧寒,老父病故后,只能向財主借錢“賣身葬父”,在去財主家做工的路上遇見了美麗的村姑,“求她做了自己的妻子”,兩人在財主家男耕女織,償完欠債,雙雙返回延陵鎮。這村姑是天宮中的七仙女,因同情董永遭遇才私自下凡,后被抓回天庭,產下一子,并設法送到人間給董永撫養。

丹徒谷陽鎮槐蔭村(原屬“上黨鎮”)的傳說中則多了一些跌宕的生活細節:相傳丹陽人董永為葬父而賣身給丹徒槐蔭村傅員外家打工,天宮中的七仙女同情董永遭遇而私自下凡,并故意將董永攔在丹徒的槐蔭村頭欲嫁之,董永以家貧為由推辭,后又以沒有媒人相推,七仙女只好施展法力請路邊的老槐樹說話做媒,才結為了夫妻。

由此可見,丹陽延陵鎮和丹徒槐蔭村是“董永傳說”故事中不可割裂的兩個地區,它們均起到了連接故事情節和推動情節發展的橋梁作用。它解釋了丹陽延陵人董永前往丹徒槐蔭村傅員外家打工的原因,因此,丹陽和丹徒在整個故事鏈中是緊密相扣,互為一體的。

審視兩地傳說,能發現其中的主要差異: 其一,七仙女回天庭的地名不同。丹陽講述了董永夫婦在槐蔭村財主家打工,還完欠債,雙雙回到延陵,然后七仙女才被天兵天將抓回天庭;對此,丹徒有兩種說法,其一和丹陽說法大致相似,所不同的是槐蔭村的財主有了稱謂,人稱“傅員外”。其二董永夫婦還清債務后,“即將離開傅家之時……天兵天將來抓七仙女,七仙女自知天命難違,便告別董永回天上走了。”也就是說七仙女不是從延陵,而是從槐蔭村直接回天庭的。

其二,董永娶妻的方式不同。在丹陽傳說中,董永是去槐蔭村的路上遇到七仙女,并“求她做了自己的妻子”;而丹徒傳說一波三折:“姑娘提出嫁與董永為妻,董永先以家貧窮,后以無媒相推脫,姑娘提出請路邊一老槐樹為媒”,這才結為了夫妻。

其三,兩地各有互補的情節。在丹陽傳說中,董永的兒子在著名道家代表性人物鬼谷子開辦的私塾里上學;丹徒沒有這個情節,但出現了七仙女織綢緞的“織錦樓”。

此外,還存在一些其他的不同細節,但我們從中可看出丹陽和丹徒敘述的故事都側重于自己的地域范圍,這雖在情理之中但難免會出現情節上“你無我有,你有我無”的情境,而這些分散兩地的情節就像一顆顆散落在玉盤里的閃亮珍珠,將它們串聯起來無疑就形成了一個情節生動完整、文化內涵豐富、地方特色鮮明的愛情傳奇故事。

因此,丹陽和丹徒兩地應當是“董永傳說”能夠傳承至今的重要立足點,該傳說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愉悅,更多的是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們的滋養,正如“董永傳說”給我們帶來的“孝道”價值觀。

責任編輯:阿君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在线观看,www女高中自慰网站,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男人扒开女人屁股30分钟免费,亚洲 国产 图片,欧美亚洲成年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