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中心 鎮江新聞 鎮江新聞 - 社會

養老護理員,像子女一樣孝敬老人

2022-02-11 01:09

金山網訊 寒冬時節,廣闊無垠的田地里一派蕭條景象,走進句容市崇明街道太陽星城劉壽保老人家里卻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喜愛養花草植物,閑時看書讀報寫字,83歲的他生活得安逸,對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特別滿意。

“咚咚咚……有人在家嗎?”日前,句容市幸福里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片區經理洪媛來到劉壽保家,傾聽老人對新的一年養老護理員服務還有哪些意見。沒想到,劉老親自創作了一副對聯來“直抒胸臆”——“尊老、敬老、助老,甘把韶華獻耄耋;愛心、熱心、全心,樂用優撫暖夕陽。”

劉老家面積雖不大,卻收拾得干凈整潔。今年83歲的劉壽保和老伴韓雪梅是典型的“空巢夫婦”,三個女兒都在外地。老夫妻倆成為句容市民政局居家上門服務項目的第一批受益者。劉老毫不吝嗇地將家里的干凈“歸功”于護理員小馮,“家里的玻璃、地面、油煙機清洗都是護理員小馮給打掃的,我們都很喜歡她。”

劉老口中的“小馮”就是護理員馮龍英。馮龍英做事勤快,給老人們留下很好的印象,公司經常接到老人們給她“點贊”的表揚電話。劉老告訴記者,小馮還不厭其煩地教他使用智能手機,因服務的都是句容城區的高齡老人,不少對象都是劉老的同事、朋友,“年紀大了,現在基本很少出門,和老同事、老朋友互相聯絡都是通過小馮‘傳話’。”劉老夫妻很滿意小馮的服務,還給她塞過紅包。結果隔天就通過公司被退了回來。

看到劉老對護理員們的工作得到認可,洪媛更堅定了新的一年繼續盡心盡力服務的信心,“希望通過我們護理員的服務,讓越來越多像劉壽保一樣的老人繼續生活在‘幸福里’!”

相較于城區,農村人口居住分散、留守老人較多,讓農村老人實現“老有所養”也是護理員應有之義。句容市民政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周大慶介紹,目前句容市有護理員230人左右,服務老人數為23000人左右。在養老護理員隊伍中也不乏男護理員的身影,他們從剛開始服務被“拒絕”,長期干活踏實賣力,對老人體貼耐心,如今男護理員成為老人們的“寵兒”。

1月21日上午8點半,南京天一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護理員孫昌平來到了句容市華陽街道南亭村楊家邊村許奶奶家,開始一天的工作。這一天他要在村里服務6戶老人,為了不給老人們添麻煩,孫昌平隨身包里自帶了水杯和午飯。

59歲的孫昌平干護理員兩年多,負責2個村服務120位老人。他認為,護理員不分男女,只要有愛心、有耐心,理解并關愛老人,就能勝任這份工作。而且作為男性,他還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

“農村事情多,用我自己的話說就是要‘見眼生事’,看著家里哪里有事就主動上去做。”孫昌平擅長的是理發,每個月上門服務后,老人們就不用跑理發店了,“年底了家家戶戶都在大掃除,我就給老人家里擦擦窗戶、刷刷大灶、洗洗大物件。”

和城區相比,農村護理員內容“靈活”許多。幫老人家里劈柴砍柴、農忙時候收稻、下田打油菜……家里哪里有活兒,孫昌平說干就干。與老人們相處的點點滴滴,也讓孫昌平得到老人們的信任。

“前幾天一位93歲老人打電話給我,跑了幾里路來找我談心,他和家里兒子鬧了矛盾。”經孫昌平一番耐心開導勸說后,矛盾得到了解決。就是這么一件小事,卻感動著孫昌平,“老人愿意和我交心,就是信任我,我也要為他們服務好,把工作干好讓他們滿意!”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截至目前,鎮江實現了60周歲以上困難老年人和80周歲以上普惠老人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制度的全覆蓋。自理、半失能、失能特困人員照料護理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100元、400元和600元。

“推進城鄉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打造多層次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是‘十四五’時期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緊迫任務。”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陳正革說,市委、市政府重視養老服務工作,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強力推進。下一步,市民政部門將擴大養老服務設施供給。堅持系統觀念,打造縣、鎮、村三級銜接互通、功能互補的農村養老服務設施體系。“實施居家、社區、機構和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綜合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 記者 楊佩佩  通訊員 吳霜)

責任編輯:方超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在线观看,www女高中自慰网站,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男人扒开女人屁股30分钟免费,亚洲 国产 图片,欧美亚洲成年人一区二区